close
The Grand Budapest Hotel
年輕女孩來到作家的銅像前,翻開他的著作。
(再拉開布幕)
老邁作家,在書桌前述說年輕時聽來的故事。
(再拉開布幕)
年輕作家,在蕭條的布達佩斯飯店見到神祕老闆。
(再拉開布幕)
老闆當年身為富麗堂皇的布達佩斯飯店的小門僮,
經歷了這段故事。
故事就這麼轉了數手,來到觀眾眼前。就像所有的口耳相傳,我們可以想見,每傳一段話,故事就被添上幾筆色彩,於是整個敘事呈現充滿想像力的奇幻、誇張、高彩度、戲劇性風格。
我向來喜歡「飯店」這個場景,可能是小時候太迷金田一,飯店作為一個既開放(人們來來去去)又自成一格的封閉空間,就像座小城市。魏斯安德森導演,就透過這個東歐童話色彩的故事,把時代和想像力塞進這個空間裡,張力十足。
虛構的布達佩斯飯店,展現三零年代歐洲的豪奢,和之後的灰澀蕭條。同時展現,處在世界大戰期間的時空背景,這群達官顯要卻置身事外,上演一場荒唐的遺產爭奪戰。藉小喻大,片中藏不住的酸味,為戰爭啟了另一種詮釋。
這部片的影像太重要了,文字敘述寫不了一半。例如不同時空插敘間,不僅可見飯店的顏色改變(例如故事晚期共產主義瀰漫歐洲時,可見大量的紅色);甚至螢幕也在4:3和16:9之間切換。演員演如舞台劇浮誇,導演玩得大膽,光是視覺衝擊就有極高娛樂性。其中符號甚多,娛樂之餘,大家就各自撿拾、慢慢玩味了。
而且,好多大牌哦
Rhym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