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朋友推薦,考完試就去找了這部法國與西班牙合作的影片來看。如果不
想先知道劇情破壞看片興致,劇情部分跳過吧!
在租片之前不曉得是法國影片,本以為會以比較深沉嚴謹方式來描述留學
情況,但開頭很法國式的拍攝讓我有不小期待,也少去一點壓力。
它也榮獲法國凱薩獎最佳影片等多項大獎提名。
■劇情
簡述一下片子內容。以一位即將完成學位的法國男孩為主角,受到父親友
人(大公司裡的高階主管之類)建議,到西班牙當交換學生攻讀經濟以回來父
親友人的公司任職領高薪。
經過幾番輾轉,沙維(主角)終於找到了一棟老舊的公寓為宿舍。這棟公
寓裡有包含義大利、德國、英國、西班牙當地、比利時、丹麥以及沙維在內,
共七個國家的大學生(應該說是交換學生更正確)。
故事就是圍繞在這群學生上面,沒有什麼大風大浪,但從一些對話裡反而
更能感受到各個國家彼此間文化的差異。從一開始的語言障礙與對環境的害怕
,一年後沙維卻依依不捨的離開這個異鄉。
經過一年學成歸國,在上班的第一天,在聽著上司前輩介紹公司的同時,
沙維像是想到什麼似的離開公司,最後跑去做了個沒前途的行業,作家-而這
也是他小時後的夢想。
■關於這部片
先說說這部片給人的感覺吧!如同前頭說了,開頭很法式電影,就是一連
串巴拉巴拉的對話(法國人講話都很快很急的樣子,看過法國片的應該知道我
的意思),加上有點白濫的畫面處理,讓觀眾感受那種即將畢業、到異鄉生活
……等焦躁的情緒。
在重點公寓的生活描述上,處理的讓人看得很輕鬆。雖然七個國家有著不
同語言跟文化,但是導演編劇在處理上倒是沒有讓他們這些年輕人彼此有啥大
衝突,大概就像我們平常跟室友相處一般吧!反而以幽默笑點來處理彼此的差
異。例如法文的大學「fac」與英文「fuck」。
基本上它是部很輕鬆的片子,讓人莞爾,卻又不失思考。應該這麼說吧!
它給的是個畫面,而不是一本厚厚的文字書。你不必歪著頭去咀嚼它的內容,
但你也不會看完就啥感覺也沒了。
■我看到的
離開法國時,沙維在機上痛哭,當一個人要離開所有習慣的環境到一個完
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時,那種徬徨與焦慮,隨著這一哭就讓人感受到一切。
到了西班牙,心裡的徬徨壓力讓他對這個地方有著一些排斥,例如一進城
市他就碎碎唸著巴塞隆納這城市的建築與街道很混亂。到了後面,醫生的妻子
暗罵著巴塞隆納髒兮兮等正也是呼應了這點-因為徬徨而對異地產生排斥。
接下來又是個好幕!就是在等著綠燈過馬路同時,他看著這個城市這街道
告訴著自己:「這些路雖然是第一次走著,然而未來的一年他可能走上它十次
或甚千次,一切不習慣的事物將來都將伴隨著他。」這段話我想看過此片的都
會很有感覺,他不是啥大道裡,卻是很棒的鼓勵跟安慰。
在初次見到其他室友的時候,他心理暗喜說著:「開始喜歡他們」,儘管
眼前都是不同國家的傢伙,但因為一樣是交換學生的同理心,原本的徬徨也漸
漸被弭平。這部分我蠻有印象的,我本以為面對這些來自四面八方正七嘴八舌
的傢伙,沙維開始會有點退縮,但他卻笑了。我後來想想,或許在異鄉碰到相
同情況的人,心情的確真該是如沙維的表現才對吧!:)
再來是情與慾的部分。導演應該是想表達些什麼,儘管他把這些概念都輕
描淡寫而過,有著情話卻不過膩,有著纏肉體綿卻不過分糾纏。
沙維後來出現幻覺,因為在情與慾上的混亂。與女友分隔兩地,無法享受
性愛(有一段是女友來找他,到後來女友還是不行,或許是想強調些什麼),
然後又背著幫他不少的醫生與他妻子發生關係,甚至他其實也是對同性戀女室
友有著幻想。這些情慾問題對離鄉背井的年輕人來說也是不小的問題。
有幾個橋段是我特別喜愛的。
第一,就是西班牙的海邊,超正點阿!>///<跟我們海岸不同,他們
的建築物就是這麼直接靠近著海灘,走下公寓眼前就是咖啡廳和一些景觀建築
,再跨個幾步就是海灘囉!讓人感覺非常心曠神怡!就像沙維說的,在這樣的
地方是很沒壓力的。
阿璜與妮絲的「iposa咖啡廳」的部分我很愛。有種他鄉遇故知的感
覺。原本只是到那邊讀書的沙維,卻認識了熱情的老闆,自此這裡也成了他的
一個新窩。超愛這種感覺的,能夠有個地方成為歸屬!讓我想起了高中時我們
練團的小樂器行,到後來幾乎變成第二個家,沒事就去走走看些新鮮事。而我
有一次一個人在九份找了家咖啡店落腳,而後也和老闆娘聊了起來,那種感覺
超讚!
再來,同性戀女室友交沙維「了解」女人那段也很棒!>///<可以說
那些是招式啦,不過重點還是在於,我們男人常常的確是不了解女人的。而後
來同性戀女室友對沙維說:「可惜你不是女人」也是留下很多想像空間,他們
在戲中就是這樣曖昧的存在著,但是又不過膩,感覺很清淡很棒!
大家幫忙溫蒂隱瞞偷腥事實那段很有趣!大概是最逗趣的橋段了吧!大家
接到通知馬上奔回公寓,當畫面一個個切割時,我只有一個感覺:「這就是室
友阿!」雖然偷腥是不好啦,不過這個過程感覺很棒。即使他們可能為了清潔
問題有小爭執,但是好朋友真的碰到事情了就會挺身阿!
■該做點結語囉
當一切歡笑淚水都過後,沙維回到了法國。依時間點來看,似乎是進行下
一個人生階段的時刻,然而在我看來,經過這一年回來,沙維不是進入下個人
生階段,而是開啟一個新的人生。又或者可以說,他看到了自己。
寫作是他小時候的夢想,在長達兩小時的片子中,導演也多次讓他小時候
的照片出現在鏡頭前,大概是要強調這點吧!
世界有多大?不是一個地球大小,而在於自己的眼界。最後導演重疊著這
七國學生影像,沙維說著自己是義大利人是德國英國人等。因為經過這一年的
洗鍊,他已經不只是個法國人,而是有著更多生活體驗文化融合的年輕人。我
想這是很棒的概念,大家爭啥爭?一天到晚說這塊地是誰的,一天到晚看不爽
就開戰?不如混起來做撒尿牛丸嘛。
除了愛情友情,親情也是重要一環。沙維總是對著母親愛理不理,他母親
也總是默默在一旁。然而沙維回家後,母親那關愛的眼神卻是從不變,終於沙
維也像是想通什麼似著對母親說著:「見到妳真好。」感覺很棒!
這真的是一部很棒的片子,尤其最後他張開雙臂在跑道上跑時,這是超棒
的收尾!年輕時,我們都要有展翼的勇氣和機會,否則不會知道可以擁有的天
空有多大。
大力推薦所有不只看好萊屋的電影影友們去找這片子來看!
Rhyme
Rhyme said:
四月起也撰稿於線上雜誌 Bios Monthly:http://www.biosmonthly.com/columnc.php?id=219
- May 25 Wed 2005 00:49
[電影] 西班牙公寓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