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「這不是改編自真實故事,這就是真實的故事。」

  這是發生在台灣後山-花蓮的小故事。美崙國中男子足球隊的孩子們,
給了我們這些生活環境優渥的都市機械人再一次感動,也再次學習。學習著
讓自己恢復點單純的赤子之心、學習著感恩珍惜、學習著欣賞。

*電影簡介

  這是一部紀錄片,紀錄著美崙國中足球隊在國三這最後一學期,從練習
、生活、最後幾場比賽、直到畢業的過程。

  全班十七名小男孩,因為不愛唸書進入足球隊,讀書、吃、住,全部都
在學校裡,十七個單純的足球小將擠在小小的校園裡共度三年,情感早就不
是「同學」、「隊友」,而是如親兄弟般。

  為了讓無心於書本的孩子們有個發洩、專心的事做,而一手成立足球隊
的主任(我當下認為該稱他是教育家)以及退下昔日國手光環在這國中盡心
盡力服務的教練,還有校園裡的老師們、所有片中的人物,都一起構成了這
部真實而感動的電影。

*關於電影

  如同當初座談會上導演所言、以及先前看過網友們、影評人的評價,這
是部值得再三玩味的佳作!而且它擺脫了苦悶的紀錄片印象,儘管有很叫人
動容落淚的片段,但是更多的是歡笑、陽光、溫暖。

  我相當喜歡導演們處理畫面跟節奏的手法(導演座談會上表示過,這部
紀錄片的後製是採用商業電影的規模和水準),把花蓮的陽光美、足球小將
們的熱力發揮的淋漓盡致。

  紀錄片只有個方向而無劇情,進到電影院前很難去透過文字、言語介紹
而得到三分理解,但它的魅力卻在於你很快會融入電影的氛圍。隨著小朋友
們而生的笑容及淚水都是睽違良久的,那是很單純的快樂與感動。

  試過在電影院拍手嗎?這群曾經光耀國際、拿下過十五歲級世界冠軍的
小足球員們,讓我們這麼做到了!電影中的比賽儘管是幾個月前的事情了,
卻是無法NG從來的真實場面,也當然的,我們彷彿是足球賽的觀眾般,為
了進球或擋球而喝采了!當初我決心非到電影院一趟不可,原因在於看到板
友及導演說,大家在電影院裡為比賽秉氣凝神、鼓掌歡呼的情況,有幾部片
子可以在電影院內營造出這麼自然的氣氛和反應呢?呵。

*踢球的小太陽

  這些小太陽們,燃起了部分台灣人的心。我感到有些遺憾、酸意,因為
由花蓮這群小朋友為題的電影,竟然只得在台灣幾個都會區播放上映,我想
在花蓮當地,根本沒太多人能接近這樣的資源去欣賞吧!

  脫離較遺憾的面向,我看完電影真的很感謝導演以及這群小朋友、電影
中所有在花蓮努力奉獻的人們。

  如同我開頭一段所述,他們灰頭土臉的樣子、他們的汗水感動了數十數
百公里外,我們這些光鮮亮麗的都市人。電影院中度過的那一百分鐘,著實
提供了我們一個喘息、讓心靈平緩休息的機會。電影結束後,看著身邊所有
觀眾們愉悅滿足的表情就可以強烈感受。

  那種如手足的友情真的叫人稱羨,這個社會之下,生長於大都市的我們
早在中學即用完了單純(甚至更早),身邊有多少朋友真的拿出真心來「博
感情」呢?多少朋友可以真正地去關注、去鼓勵、為自己兩肋插刀呢?又或
者該反過來問:「自己又用了多少真心去對待每一段友誼?」我們都在不知
不覺中關上心門、變的冷漠,有時候自己想起來是挺恐怖的。

  開放的社會,人人有著更多交友機會,身邊滿是可以玩樂談八卦的酒肉
朋友,但是卻少了好多機會逢知己。

  一直好期待這群小朋友們的這種友誼。對方弄了我沒被裁判抓到,夥伴
就幫我回對方一計拐子,也不管是否領個紅牌下場。看了電影就可以感受那
種單純吧!就像漫畫《海賊王》那種夥伴情誼,願意花費自己的精神氣力,
去為朋友打敗銅牆鐵壁般的怪物的精神。

  人在忙碌的當下,在時間與壓力的洪流下,很難看清自己。看完電影,
那種不斷讓自己反視自我、過去的影響力才源源不絕地襲來。記得以前老媽
說過的:「你對朋友比對家人好」,現在的我與當時相比,退步了嗎?進步
了嗎?答案不知道怎麼找,但起碼對於未來我已經重新準備好去好好對待所
有真心相待的朋友們了。

  電影當中也有小朋友們與家人的互動,雖然簡短,但是很深刻。在那樣
的小部落裡,大部分家庭不是那麼樂觀,貧窮、家人的早逝等情況,幾乎發
生在每個孩子身上。阿亮陪著年邁的老爸爸到醫院、建良與媽媽談著過世的
爸爸那段,都讓我幾近鼻酸。因為他們是如此的成熟,看在自以為是的大學
生眼裡多諷刺,我幾乎到了這個二十多歲的年紀,在這不到兩年時間內因為
一些親人的苦痛、離開,才真正去思考真正體會父母的辛苦,家人的重要。

  另外就是他們的「專注」。電影裡最多的描繪在於練球的生活和比賽。
個人對於社會或說教育的期待就是:「把適合的人放到適合的位置。」他們
即是這樣的一群。

  前面提過了我想稱主任是真正的教育家,數年前,他看著一群學生放下
課本翹課,跑到操場踢球,於是走近問他們是否真的不喜歡唸書呢?好,沒
關係!人各有志,既然你們要踢球就好好踢吧!於是在那貧困的校園籌措了
足球隊,並且與球員約法三章:要踢就專心踢好好練,不可以半調子心態。

  自此,足球隊的小朋友們也有自己的一片天,甚至靠著比賽佳績得以升
學。是阿!我根本不贊成非要人人坐在桌前盯著書本,但是強烈認為,不論
目標是什麼,都要好好去實行,尊重目標也尊重自己,平生無大志老是打混
度日的人,是該慚愧的。

  這群連球鞋都買不起、只能住在破舊體育館地下室那幾坪大小的小朋友
們,都可以這樣樂觀去看待每個今天明天,可以不謂辛苦那樣練球,生活優
渥的我們怎麼可以沒目標、或逃避未來呢?很深的感觸。

  我稱他們是太陽,因為短短的一百分鐘,卻點燃了觀眾的心。

*電影落幕後

  導演們問過小朋友,未來的打算?也跟教練聊過這樣現實的問題。很可
惜的,台灣暫時還不是一個可以讓適當的人在適當位置好好發揮的國家,當
年教練身邊踢得再好的戰友們,退下國手身分後,也只能去扛鋼筋、打板膜
做木工。這群小朋友即使再辛苦、家境再不好都是如此樂觀、笑臉常開,然
而他們終究要面對這些現實,這些電影落幕後的現實。

  「翻滾吧!男孩」曾經轟動一時,時過一年後的今天,他們的未來似乎
還沒能因此得到改善吧?連當年讓父執輩們熬夜加油的紅葉少棒隊,成員們
不再風光的辛苦生活,也都在新聞中殘忍地紕漏。那麼,這再一次的奇蹟呢


  當初在座談會上拉著導演說了不少話,看完電影後又是拉著導演說三道
四(導演們躲在電影院跟大家一起看,結束後跑出來說話,讓全場觀眾得到
更多驚喜和滿足阿!),就是好希望這個契機可以真的起個頭,讓人們開始
思考這個社會與教育、讓政府正視這些還未擦亮的玉子。如果十年後,他們
同那些紅葉少棒球員只得賣賣小吃勉強度日,那真的很心酸。

  不過這世界也不是這麼悲觀黑暗的,看到了像孩子般(個人覺得可以拍
出這種感動作品的人,必然也是有著赤子之心)的楊導、張導在好萊塢當道
的台灣電影市場上這樣冒著風險努力,看到當天電影院滿滿的觀眾,看到不
少企業紛紛投入回饋社會行列、好多靠著成員自行奉獻的各式基金會……還
是好多人在努力的不是嗎?

  我想,最後我會將這樣的電影排入我的經典之列。因為對於正在努力準
備踏入社會成為未來社會中流砥柱的我們年輕一輩而言,它是一鼓動力,也
提醒著我們別忘了單純、別忘了夢想,導演等劇組以行動告訴我們這社會還
有這樣熱血的傻子,這都是青春路上不可或缺的。

  再次感謝美崙國中的小巨人們、導演們,儘管你們看不到這篇文章,但
真的很感謝你們給了我這些感動與自省/醒,真是個奇蹟的夏天!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hyme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afeRhyme 的頭像
    CafeRhyme

    Rhyme.窗邊寫字

    CafeRhy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