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高雄市救災公車 

  連著幾天沒有排班,給老媽打了通電話便返回家鄉。經過在台北物資整理的經歷,可以想像
高雄的物資整理以及災區前線多麼需要人力,有點時間有點力,這種時刻就不必吝嗇了。

 

  高雄市匯集了各地的物資,是高縣與屏東災區物流的前哨站,這次尤以市政府廣場與龍華國
小為重點集中地。晚上到了高雄,已來不及報名隔天的災區打掃團,決定同朋友先投入龍華國小
物資中心,貢獻男人的體力。

 

 DSC00148.JPG
  這僅僅是冰山一角。各地匯集而來的物資堆滿一間間教室。(那時候接近開學了耶?)

 

  不知道經手一箱箱的物品,是否有幾箱曾經是在台北整理過的呢?
DSC00151.JPG 

--

  離開龍華國小,我們馬上向慈濟報名了隔天的災區打掃團。

 

  由於打掃團由高雄出發,前往屏東佳冬鄉,因此集合時間相當早-凌晨五點半。離開軍旅生涯
後,再也沒有這麼早起過。

 

  一早到了高雄市的慈濟大本部「靜思堂」,看到已經坐滿了欲前往災區幫忙的民眾,有說不出
的感動。其中還有家長帶著小朋友。

DSC00152.JPG 

 

  搖搖晃晃中進入了屏東縣。沿途是泥土掩蓋的路面,光是想到要把這樣的街道恢復成原狀,雙手
就感到疲倦。試想,我們忙了整天後還有家可歸,可沖個舒服的澡後躺上乾淨的床鋪,當地居民呢?
也無怪乎,他們只能無奈地坐在家門口,為我們這些異鄉人準備茶水。

 

  到了現場,才可以體會那些無形的無奈與壓力。不是他們不願意自己挽起袖子跟著我們忙整天,
而是體力跟精神已經耗盡,而身後,還有好多的生計問題待顧。

 

DSC00154.JPG 
國軍海陸弟兄投入災區。

 

DSC00155.JPG 
佳冬鄉難得人潮洶湧,卻是因災後,各界救難團體的投入

 

  我們以一台遊覽車作為編制,負責清掃一處宅房,然而情況真是遠比想像的糟糕,淤泥夾雜
土與水,又重又黏又容易滑動,一個全天還清不了一間屋子。

DSC00158.JPG 

DSC00157.JPG 

  這樣的泥土,已經淹到幾乎同雨鞋的高度(當時已是災後第十二天左右),以我這樣的男孩子
而言,在這沉重的泥水中都已經寸步難行,遑論老弱婦孺。

 

  這淤泥真的可謂洪水猛獸。非常重而黏,但是因為有大量的水分,一旦賣力鏟開後,旁邊的泥
水立刻又填補上來;而且因為來自四面八方又可能有動物屍體(具附近居民說,他原養有上百的雞
鴨,風災後都不見了),所以非常臭。工作不過十分鐘,沒有一個人身上衣物可以乾淨。

 

  在那當下,我突然想像「這樣的退潮後的泥水,都讓我們寸步難行了,面對具有速度與動能的
土石流的居民,在那個當下,真被捲進去了,怎麼可能逃生?」不禁感到難過,比起地震,面對這
樣鬼魅般的土石流,真的沒有所謂黃金七十二小時,如同專家說的,泥水混雜土石的掩埋下,不出
十分鐘就可以奪去生命。

 

  而面對高速移動的土石,人就好像混著石頭丟進果汁機一般,被打得粉碎。所以,災區挖出來
的大體多不健全,只成屍塊。想像那短暫十分鐘內的痛與恐懼,自己都會打個冷顫、會鼻酸。有則
新聞是這樣:「挖出母親抱著孩子的一雙遺體,該名母親下半身已經不見……」浩劫歸來的人們,
才能知道那種瞬間多麼的絕望。

 

  媽的,大自然的怒,真的不可逆。媽的,這些泥水怎麼永遠也挖不完?媽的,這種環境下,劫
後的居民們到底要怎麼活?

 

DSC00165.JPG 

  這張圖,是隔壁幾戶的人家。早上看她們用陽春的馬達抽水,後來再經過,又是水滿屋,
惡水好像在嘲笑著人們的徒勞無功。

 

DSC00160.JPG 
  休息時,地主阿嬤嘆說,這些蓮霧園都毀了。已經十二天,積水未退。一輩子心血。

 

DSC00164.JPG 
  旁邊是葬儀社,中午用餐,我們索性倚著棺木稍作休息。

 

DSC00166.JPG 
  這老舊的三合屋院更是慘不忍睹,積水淤泥目測高度恐怕過膝蓋,當天還無人清理這一區,
原有屋主應該都暫時棄守了,這根本無法住人。

 

 

  但這是台灣,不是地獄,不是絕境。誠如各地救災單位所能見,或者出錢或者出力,大部分
國民都以其能力所及地投入救災。

 

  同車的一位中年先生,專程從台北下來屏東已逾七日,放下工作只為了救災;領著我們車的
慈濟師姐,也向公司請假數日投身災區;九二一中參與救災的阿姨(一聊才發現,也是傳播科系
畢業,長年待廣告業)這次同樣捨身於此。當天認識的新朋友小如,則是凌晨三點自己搭著客運
來到陌生的高雄,還沒闔過眼休息就投入整天的粗活。

 

DSC00168.JPG 
  徹夜搭車來幫忙災區的小如(右)。

 

 

  近傍晚,救援人士又一車車地離開了佳冬鄉,伴著慢慢沉入地平線的光線,這個遭受
蹂躪的鄉村,顯得有些落寞。

 

  那悶的是「政府單位呢?」誠如報上採訪的一位自發調度民車的先生所說「幾乎可以
想像,如果民間單位撤離災區,就再也沒有人關心災民了」政府怎麼會遠比這些毫無組織
性及資源的民間團體還消極呢?就算是為了選票,也應該有些動作了吧!這是進入災後第
十二天的佳冬鄉!農業損失最嚴重的一個地方。

 

  黑夜了,當地的居民怕不怕呢?會不會又突然斷水斷電?下一個颱風來的時候,怎麼
辦?每天睜開眼,面對的就是陌生而不像家的家園;踩著泥濘到遠方領取各地送來的物資
又是何等難堪,什麼時候自許富饒的這片土地需要面對這樣的事呢?

 

  重建家園,我們需要做的,還有好多好多。真的好多。這是長年大業,沒有人可以偷
懶、可以忽視。

 

  挽起袖子吧,不分你我,這是大家的家園,一磚一瓦都由我們自己鋪上,不論三年、
五年……

 

 

Rhyme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afeRhyme 的頭像
    CafeRhyme

    Rhyme.窗邊寫字

    CafeRhy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