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一篇,來介紹我們團隊。
這是個新團隊,五月才成軍。也是因為副總來授課時提到,
引起我很大的實習興趣。
畢竟,行銷傳播業無法自行創造產值,必須依附其他產業,
經濟不景氣,客戶砍傳播預算,廣告業就進入寒冬,
近年來肯招募新鮮人、嘗試新模式的公司少的多。
因此很認同電通成立新作業模式的單位、願給新人機會。
-
我們直接由副總馬克帶頭。
看起來有點像日本人的馬克,當初在課堂上就展現親和力,
在公司中也是如此。
馬克頭腦總是很清楚。討論複雜案子時,這樣的特質很重要,
不然大家會在策略和創意的世界裡迷路。
馬克的親和力不是在於搞笑、豪爽;相反的,他是個安靜沉著的人。
親和力在於願意尊重每個人,說話用語沒有一般商業主管的匠氣。
不行的部份,他會直接點;幫忙的部份,他一定言謝。
如同以前看過的訪談,他不太發脾氣(一直沒見過),
遇到問題他就是想著解決。
對於創意的執行頗講究,架構圖上,箭頭的顏色、粗細都注意。
請教的事情,他都願意回應、分享。
就像他總是向人介紹自己:「叫我馬克就好。」
跟你討論案子的就是馬克,不是副總。
-
總監(CD)堯哥。總是團隊中最早到公司的人(偶爾幾次我是最早的),
擁有流利的日語能力,某次在電梯裡,就自然地跟日籍員工聊起來。
他也是話不多,發想創意的前端,總是安靜想著。
他喜歡拿著棒球棒走來走去,偶爾還有棒球,
當我們開會討論創意卡住,他就會起身逛辦公室。
提到有趣的創意,他就會笑得開心。
-
藝術(Art)肯。黃立行般的平頭、刺青、耳環,這是第一印象。
事實上,對於art的印象的確如此,很有性格、主觀強,不易親近。
但幾次聊下來,發現肯可能是團隊中最溫和的人,
對於廣告、創意、生活,肯有許多觀察與心得,也很願意談。
他是年輕的Art,但是擁有策略概念與表達能力(創意人員通常較不擅長)
剛度完蜜月的肯,
擁有自己成形的生活哲學,好像有著超越他三十歲該有的成熟,
我總覺得他能夠滿足、體會自己生活中的幸福,有想法但不抱怨。
總之,是個很令人安心的大哥。
不過每天中午都只喝咖啡、不吃飯,這點就令人不安心了,哈!
-
文案(Copy)Ginger。首先驚喜的是,她是新聞所畢業的學姊。
如果不說,我甚至會認為Ginger年紀比我小,除了外表外,
她也讓自己保持很年輕的心態,言行舉止都很自然、直來直往。
開會時候,有想法她都能直接表達,不咬文嚼字、迂迴繞行;
雖然有時候像個小女生,但又是很真誠、很可靠,而且說做就做。
上次面對外國人來公司介紹新東西,就是靠她的英語和行動力,
毫無怯場或多想。(那時候真的覺得,研所時期一定要多提昇語文能力)
她也用功,自己不斷翻看著廣告案例。在我實習的第二天,
就主動拿了本時報廣告獎精選讓我充電。
Ginger的自然,讓學歷成為她的內力而非包袱,
她並不會以過來人樣貌去侃侃而談心路歷程,
就只是分享,然後由我自己去下判斷、選擇。
例如談論到從新聞所到廣告業,或者討論畢業問題。
-
整個廣告生活,基本上離我的想像不遠。
要說最驚訝的部份,就是「人」了!
或許如前輩們說的,電通的公司文化確實就迥異於美商,
辦公室裡除了創意人的文化外,還帶點日商的內斂。
因此在這裡碰到的人都很和善、很願意分享,
顛覆了大部分人對於創意工作者乖辟性格的想像。
這就是我們的鬼團隊,他們誠懇、親和,給了我很多建議與觀點,
不管是對於廣告業、廣告活動產製流程,或者就業規劃。
也是這樣,我們的實習很有意義,因為我們不只是盲目追著忙碌,
除了可以充分表達意見、參與決策、貢獻技術,也能清楚觀察、學習。
這是我第一次碰到的廣告團隊,而且還是大集團的廣告團隊,
留下很好的印象,讓我,更堅定這個選擇。
Rhyme